2014 ,2015年 義克/ 義西 為期各1個月的歐洲旅行 全程路線 計畫 景點 車票 機票 由我自己獨自搞定
成就感雖然是有 但景點與行程的選擇會不自覺的偏向自己的習慣性喜好
再加上責任壓力扛在身 我的行前功課過足 造成我在旅行的過程中 新鮮 驚喜感就少很多
經過3年的歷練 (在我的鞭策下) 我們家先生靈魂深處 驚人的自助旅行者潛能大爆發
2016年的歐洲之旅 請先生全權負責的 Salzburg(含國王湖及鷹巢) Vienna Budapest CK CB 5個城市
不但交通部份鉅細靡遺 零失誤率 行程上的安排更是讓我驚喜不斷
(先生安排旅行行程 閱讀官網能力 景點範圍角度更寬廣超過我 )
其中很深得我心的就是 Wiener Staatsoper及 Praha Narodni Divadlo
僅僅參加Tour跟著導覽員快走的參觀歌劇院已經不能滿足我們
先生在行前即查好時刻表 規劃我們抵達的時間有機會欣賞的歌劇及 Ballet
Praha部份 在行前已預定Narodni Divadlo Swan Lake天鵝湖(包廂)(CZK1300/2人 座位一前一後)
Vienna部份 買站票(6歐元/2人) 有機會欣賞2部 9/18 Lohengrin (羅恩格林)17:30 9/19 La fille du régiment (軍團的女兒)19:00
Budapest部份 就是大遺珠(這輩子再訪機率不高 非常遺憾呀)
茶花女網路售票已售罄 我一直覺得現場可能有機會買到 原來是癡心妄想(售票員聽到我去問票 還覺得驚訝)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Wiener Staatsoper) /站票/Lohengrin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Wiener Staatsoper 米蘭 La Scala 巴黎Opéra Garnier (Opéra de Paris) 是歐洲三大歌劇院
能站上三大歌劇院表演 很肯定都是世界一流的團隊 我們的歌劇初體驗 就選擇Wiener Staatsoper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前身為皇家宮廷劇院(Vienna Court Opera)
因奧匈帝國皇帝Franz Joseph I 為維也納都市更新計畫而重建 1869 年5月15日興建完成
首場演出是莫札特的DON JUAN 國王Franz Joseph I歌 及皇后伊莉莎白(Sisi)都曾親臨現場
二次世界大戰中 歌劇院被盟軍炸毀 重建後1955年11月5日第一次演出是貝多芬的Fidelio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5 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的重要場景
電影中 杜蘭朵公主與歌劇院被搬進電影 歌劇 音樂與電影劇情 相互呼應 為歌劇院宣傳效果十足
藝術氛圍也成為阿湯哥的動作片中的大亮點 輕易的吸引我們 成為Vienna的必訪景點
歌劇院現場 購買站票(人人都有字幕機)
2種票價 (3歐元 ,4歐元) 一人限購一張
開場前80分鐘開賣 無法預約 網友建議開場前2-3小時前去排隊才可以選到較好的站位
買到票後 跟著人潮 進劇院去排另一個隊伍去佔位(會有解說員講解注意事項 )
佔位方式是把絲巾 圍巾綁在欄杆上(但也看到用劇院文宣佔位 也OK)(網友有交待 不能用外套佔位)
背包 大包包 大外套需寄物(免費)
中場有休息時間 可去 休息室吃吃喝喝 (開場會響鈴聲)
行前先生查到網友分享購買站票的交戰手則 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驚喜
在budapest 茶花女座票售完後就無緣 Vienna卻是對觀光客非常貼心 當天開放站票可以買
只要有有時間 有毅力 有體力 有熱情 (我們通通有) 就有機會
雖然要站完上 下場 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除非對歌劇非著著迷 不然非人類才可做到
(我下半場已經累趴坐在地上 先生不但看的著迷 還撐完全場 讓我甘拜下風)
因受到數百年來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所影響 統治者的文化藝術涵養也牽動著人民深植心中 對傳統堅持與世世代代的教育
這趟旅途中 我見識到Vienna Budapest Praha 人 人人都瘋歌劇 音樂會 天一黑 只見人人盛裝擠在歌劇院 及教堂門口
奧地利人對音樂的狂愛因子 是流動在他們的血液之中 古典音樂及歌劇 似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成為全民運動
15歐元起跳的門票付的理所當然 真是慶幸Vienna的站票文化呀 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參加維也納的音樂盛會
這種拉低藝術門檻 鼓勵全民瘋歌劇的做法 就是奧地利人炫耀自己的驕傲的做法 讓我非常佩服
另外 再談的是 3歐元買站票的待遇
在歌劇院遇到的售票員 接待員 解說員 ... 態度都算親切 而且有耐性
唯一與坐票不同的是 不能從 富麗堂皇的大廳樓梯上樓(休息 及離場時可自由拍照)
我自己覺得 衣著才是被不被尊重的 關鍵
我們自己仗著自己是觀光客(而且東方人那麼醒目) 妥協於便於跑行程的舒適
還是穿球鞋去了Wiener Staatsoper及 Praha Narodni Divadlo
當然 歌劇院是不會為難觀光客 但是在一群西裝 低胸洋裝 高跟鞋的盛裝氣派的人群中 自己就是很尷尬
即使在Praha Narodni Divadlo 我們買的是包廂票 卻也可以看到接待員眼中對我的衣著的不滿
讓我深刻體會到 接待員認為我衣著輕鬆是不尊重令他們驕傲的文化
如果再有機會再訪 再麻煩我也要準備禮服 及高跟鞋的 (是說穿高跟鞋還買站票 腿應該會廢)
上圖 右上 搭1號噹噹車來去歌劇院
右下 歌劇院站票售票處
左上 卡爾廣場城鐵站 是著名的新藝術運動建築 (被列入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
Gustav Klimt 是維也納分離派組織的成立者之一 我很喜歡他作品的風格
為了Klimt的吻 這趟還專程去了 Schloss Belvedere
左中 Karlskirche 在卡爾車站旁 是個漂亮的巴洛克式教堂 但我們忙著要去排歌劇院站票 就只能驚鴻一瞥
左下 歌劇院拍環城大道(看了維基的照片才知道在過去 環城大道是環城圍牆 保護著Vienna)
站票也可以選區
Parterre (粉紅區) 4歐元 1F站票 觀眾席最後方
Balkon (綠區) 3歐元 3F站票 (我們選這區 紅線部份是我們站的位置 先到先佔)
Galerie (橘區) 3歐元 4F站票

上圖左下 最左邊2條沙龍就是我們的位置(有部份舞台看不到 是我堅持要佔在最左邊 累了有台階可以坐)
圍巾綁欄杆好像是維也納傳統 但其實也不少人用廣告文宣來佔位
右下 即使是站票也是有字幕機 (英文 德文)
佔好位置後就可以去瘋狂拍照了 歌劇院初體驗 就是拍不停
此時還非常羡慕代表想像中貴族在使用的包廂 期待著到了Praha 我們也有包廂 也有椅子可以坐呀(我是靠這個信念在撐完全場表演嗎!!!)
9/18 Lohengrin (羅恩格林) 17:30
德國作曲家華格納創作的浪漫歌劇 腳本由作曲家本人編寫 性質屬於童話歌劇
Lohengrin歌劇於1850年8月28日在魏瑪的大公爵宮廷劇院首演 當時華格納參加德勒斯登革命而被政府通緝 在瑞士逃亡
華格納在1861年5月15日才在維也納第一次聽到Lohengrin的演出
歌劇初體驗 雖然我看不懂 聽不懂 但世界級的現場演奏 還算吸引我 沒有神遊 (只是...超級超級超級累)
我一直以為先生看完半場就要走人 沒想到他興致高昂的跟我分享著上半場的心得 與劇情
很好 這6歐花的可真值得 我咬牙再撐下去 讓奧地利人見識到觀光客的毅力
我曾經在大阪寶塚 欣賞過寶塚歌劇的演出
相較之下 同樣看不懂 聽不懂
但視覺效果上 有Ballet基礎的舞蹈 及華麗的舞台服裝 青春美麗的演員 會比較提升了外國人的理解度
上圖左下 國家歌劇院的 "歌劇院管弦樂團"
世界知名的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成員都來自"歌劇院管弦樂團"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我們賺到幾百歐 不小心就親耳聽到維也納愛樂的演出呀
乏人問津的休息室
歌劇院有數個風格各異的的休息室提供飲料點心 這個華麗古典 美輪美奐的休息室最受歡迎
歌劇結束後 人聲鼎沸 人潮不斷
金碧輝煌 氣派華麗 有如置身在宮殿
歌劇院以許多音樂家 如莫扎特 史特勞斯..的雕像和畫像來點綴自身藝術氛圍
我們大約是16:20去排隊(17:30開演) 20:40離開歌劇院 (中場休息約20分鐘)
隔天9/19 我們還有機會再欣賞 La fille du régiment (軍團的女兒) 19:00 2個人因此掙扎了許久
隔天 腿還在酸 想到那3小時會腿軟 如果未來有機會遇到卡門 茶花女 杜蘭朵公主再去歌劇院站
(歌劇院是輸給Cafe Sacher的 Sacher Torte 我們沒人再提去買站票 默默的故意的 讓時間飄走)
歌劇院官網: http://www.wiener-staatsoper.at/
交通: 地鐵 U1, U2, U4 (Karlsplatz Station) / Trams 1, 2, D, J, 62, 65